| 建 | 筑 |
创造了空间的剧场性特征
| 自 | 然 |
培育了空间的多样性变化
当糖火艺文祭的中心装置“入木火塘”在阳朔糖舍艺文祭的进程中不断串联起新故事的同时,艺文祭的另一个新媒体艺术作品“逆流而上”于喀斯特花园的岩壁上被呈现。
“入木火塘”为我们带来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可能性,而即将被呈现于喀斯特花园岩壁上的“逆流而上”,将为我们在自然多样的变化中创造不断向上的新希望。
喀斯特花园被群山环绕,在山体之上,自然的神来之笔在茂盛且四季常青的植被中,开辟了几块裸露于人们视野中的岩壁。当艺术家在初次面对这几块裸露的岩壁时,便闪现了令人激动且欣喜的灵感。
INSPIRATION艺术家的灵感
▲3D扫描山体模型
“2020年6月我在北京居住的地方升级为了中⻛险,导致我错过了糖舍三周年店庆活动,所以我是在7月底才第一次来到糖舍采⻛的。这是我第二次来桂林,当时来到糖舍的我刚好还带着一些创作目的,所以在入住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关注着酒店内是否有能给予我灵感的地方。糖舍比我之前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感觉小一些(这里是指整个酒店和周围群山的对比效果),建筑也比想象中紧凑一些。半天的探索之后,我发现日常空间中没有适合创作新作品的区域,感觉整个酒店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建筑设计,亦或是场域空间,所有目之所及的地方都平衡得恰到好处。吃过晚饭在回房间的路上,夜晚的灯光比我想象的要黑,但偶尔影子投射到老厂房的砖墙上时,却又显得别有一番韵味。回到房间后,我突然发现阳台正对着山体的位置,在黑暗中被一束清淡的白光微微打亮了,可能就是在那一瞬间,我似乎看到了泛着白色光芒,又氤氲着微弱蓝光的水流。那一刻我决定,这就是我想要做的新作品,而这件作品将是一个能在逆境中给更多人传递能量的作品。”
——刘佳玉写于2020年10月
PROJECT作品简介
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后形成的地貌。自然的力量带来了多样的变化,万物在自然的作用下相互制约,又在制约中找到平衡。
▲映射光路分析示意图
▲逆流而上作品实景图
作品中艺术家呈现于山体岩壁上的水流,正是想要表现附着于喀斯特山体结构表面的水流状态。通过Houdini对使用无人机3D扫描得到的山体表面模型进行真实的水流数据的生成,此后再将真实水流数据使用VVVV进行再次渲染演算与视觉⻛格塑造,并将其生成的立体投影以水墨式的漂浮效果呈现于山体表面。与此同时,使用水流数据模拟生成的数字化自然声音也将同时被展现。
"逆流而上"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声音,本次作品的声音部分使用的是电子乐艺术家&合成器设计师孟奇设计制作的电子合成器“振翅”生成的三轨水流音效,并辅以Max程序制作的音效共同完成,人工合成的数字声音与虚拟的现实水流声相得益彰。
INTRODUCTION艺术家简介
刘佳玉 | Liu Jiayu
1990年出生于中国辽宁2014年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伦敦。
大自然中自然的反射性促使她的创作一直在试图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探究人们所持有观察自然的各种视角,探索数据源作为本质线索成为物件网络中的交流节点在不同的场域间互相穿梭,遭遇,排斥,渗透与融合。通过空间的拼贴与置换从而引起观众的行为反应与情感共鸣,这使得她的创作本身永远处于人们的“再创作”中。
她的装置和影片在国际上被报道于ITN N2K,Inhabitat,VICE,WIRED,TheCreatorsprojector,Arduino,Designboom,Fubiz等。作品多次参展于V&A,Watersman Art Centre,Helen Hamlyn Centre,英国约克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金鸡湖美术馆,时代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宝⻰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K11艺术中心等 ,她曾入围Lumen Digital Art艺术奖以及Aesthetica Art 艺术奖并多次参加伦敦艺术节,伦敦动态艺术博览会以及伦敦时装周等。同时她也与众多品牌进行合作:爱彼, 罗博报告, MO&Co, OPPO, 雷克萨斯,嘉人等,也多次与公共艺术空间的商业项目合作,例如:瑞虹天地,上海汉中路地铁站,三亚华宇酒店。
本次的新作品“逆流而上”,刘佳玉还是与来自伦敦的技术制作团队一起完成创作,他们曾一起完成了许多重要的作品, 但这次有些不同的是,由于疫情的原因,他们只能通过skype来沟通交流。最终刘佳玉和英国团队还是在远距离的沟通和创造中,完成了本次的作品。
作品名为“逆流而上”,也是一种在自然的制约中寻求突破,达到平衡的状态,这种状态承载着向上的力量,最终作品由多台高流明工程投影机映射于糖舍攀岩场地的山体之上,故此该作品也将传递着逆流而上的人文精神与力量。
孟奇 | Meng Qi
电子乐艺术家 先锋合成器设计师
孟奇是当代的先锋合成器设计师和电子乐艺术家,他创作的音乐和乐器让他名声在外,这些乐器已经被世界各地的电子音乐家所使用。对演奏界面的强烈兴趣,以及多年的经验和研究,让孟奇善于从乐器的角度深入理解、设计和演奏合成器系统。近期,孟奇发布了他最新的两个电子乐器设计——振翅和小羽。振翅是把混沌与旋律结合在高演奏性界面上的模拟电子乐器;小羽是自带麦克风的一款手持立体声共鸣器。本次参与“逆流而上”作品的声音部分,孟奇便使用了他最新设计的“振翅”。我们期待在12月23日“逆流而上”作品正式呈现的当天,能听到他完成版的配乐作品。
漓江之畔“入木火塘”的“火”元素与喀斯特花园“逆流而上”的“水”元素各据一方,在阳朔最具代表性的山水间,我们用新的元素,改变着固有的空间特征,让存在于空间中的一切事物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火”触发可能性,“水”激发意志力,无论是“入木火塘”的结构主旨,还是“逆流而上”的精神主旨,都秉持着向上的原则。在2020年的最后,我们希望来到糖舍的每一个你都能带上这份温暖和力量,与糖舍一起迈向崭新的2021。